指针
指针是存放指定类型(或未定义类型)变量内存地址的变量,因此指针间接引用一个值。定义指针不需用特定的关键字,而用一个特殊字符,这个特殊字符是脱字符号(^),见下例:
type
PointerToInt = ^Integer;
一旦你定义了指针变量,你就可以用@ 符号把另一个相同类型变量的地址赋给它。见下例:
var
P: ^Integer;
X: Integer;
begin
P := @X;
// change the value in two different ways
X := 10;
P^ := 20;
如果定义了一个指针P,那么P表示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地址,而P^表示内存所存储的实际内容。因此,在上面的代码中, P^ 与X相等。
除了表示已分配内存的地址外,指针还能通过New 例程在堆中动态分配内存,不过当你不需要这个指针时,你也必须调用Dispose 例程释放你动态分配的内存。
var
P: ^Integer;
begin
// initialization
New (P);
// operations
P^ := 20;
ShowMessage (IntToStr (P^));
// termination
Dispose (P);
end;
如果指针没有值,你可以把nil 赋给它。这样,你可以通过检查指针是否为nil 判断指针当前是否引用一个值。这经常会用到,因为访问一个空指针的值会引起一个访问冲突错误,也就是大家知道的“一般保护错”(GPF)。见下例:
procedure TFormGPF.BtnGpfClick(Sender: TObject);
var
P: ^Integer;
begin
P := nil;
ShowMessage (IntToStr (P^));
end;
通过运行例GPF,或者看图4.4,你可以看到上述这种结果。
图 4.4: 访问nil指针引起的系统错误
将上面程序加以修改,访问数据就安全了。现在将一个已存在的局部变量赋给指针,指针使用就安全了,虽然如此,还是加上了一个安全检查语句:
procedure TFormGPF.BtnSafeClick(Sender: TObject);
var
P: ^Integer;
X: Integer;
begin
P := @X;
X := 100;
if P <> nil then
ShowMessage (IntToStr (P^));
end;
Delphi 还定义了一个Pointer 数据类型,它表示无类型的指针(就象C语言中的void* )。如果你使用无类型指针,你应该用GetMem 例程,而不是New例程,因为GetMem 例程能用于内存分配大小不确定的情况。
实际上,Delphi 中必须使用指针的情况很少。虽然如此,若要进行高级编程和完全理解Delphi 对象模型,理解指针是很重要的,因为Delphi 对象模型在幕后使用了指针。
注意:虽然在Delphi中不常使用指针,但是经常会用一个极为相似的结构--引用(references)。每个对象实例实际上是一个隐含的指针,或说是对其实际数据的引用,利用引用,能象用其他数据类型一样使用对象变量。
文件类型
另一个Pascal特定的类型构造器是文件类型(file)。文件类型代表物理磁盘文件,无疑是Pascal语言的一个特殊类型。按下面的方式,你可以定义一个新的数据类型:
type
IntFile = file of Integer;
然后,你就能打开一个与这个结构相应的物理文件、向文件中写入整数、或者从文件中读取当前的值。
Pascal 文件类型的使用很直观,而且Delphi 中也定义了一些控件用于文件保存和装载,以及对数据流和数据库的支持。
简单语句和复合语句
Pascal 简单语句中不包含任何别的语句,赋值语句和过程调用即是简单语句的例子。简单语句用分号隔开,如下所示:
X := Y Z; // assignment
Randomize; // procedure call
用begin 和end 将简单语句括起来即组成复合语句,复合语句用法与普通的Pascal 语句相同,见下例:
begin
A := B;
C := A * 2;
end;
end之前的最后一条语句末尾分号不是必需的,你可以写成:
begin
A := B;
C := A * 2
end;
这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第一种多了一个无用(但也无害)的分号。分号实际上是一个空语句,也就是说,是一个没有代码的语句。有时,空语句可用在循环体或其他特殊情况中。
注意:虽然最后一条语句末尾的分号没有用,建议你也这样做。因为有时你可能需要在末尾添加语句,如果最后没有加分号,你就必须记着加上它,与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加上它。
赋值语句
在Pascal 语言中赋值语句用冒号-等号操作符“:=”,对使用其他语言的编程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奇怪的符号。在其他语言中用作赋值符号的“=”在Pascal 中用作关系运算符,用于判断是否相等。
注意:赋值和相等判断使用不同的符号,使Pascal 编译器(象C编译器一样)能更快解译源代码,因为这样就不需要通过检查上下文来判断符号的意义,此外使用不同操作符也使代码更易读。
条件语句
条件语句通过条件检测,判断是否执行该条件语句中包含的语句。条件语句可有两种基本形式:if语句和case语句。
If语句
对if-then型语句,仅当条件满足时,语句才执行;对if-then-else型,if语句在两条语句中选择一条执行。条件用布尔表达式建立,这里通过一个简单的Delphi 例子来示范如何写条件语句。首先,创建一个应用程序,在form上面放两个复选框(check box)和四个按钮(button),不要改变复选框和按钮的名字,双击按钮为其OnClick 事件添加响应程序。下面是第一个按钮事件代码中一条简单的if语句:
procedure TForm1.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 simple if statement
if CheckBox1.Checked then
ShowMessage ('CheckBox1 is checked')
end;
当点击button1,如果第一个复选框中有复选标记,那么这个程序将显示一条消息(见图5.1)。我用了ShowMessage 函数,因为它是Delphi中最简单的短信息显示函数。
图 5.1: 例IfTest显示的信息
如果点击按钮后没有反应,表明复选框未被选中。对于这种情况,最好能交代得更清楚些,为此在第二个按钮的代码中,我用了if-then-else 语句:
procedure TForm1.Button2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 if-then-else statement
if CheckBox2.Checked then
ShowMessage ('CheckBox2 is checked')
else
ShowMessage ('CheckBox2 is NOT checked');
end;
要注意的是,不能在第一句之后、else 关键词之前加分号,否则编译器将告知语法错误。实际上,if-then-else 语句是单纯的一条语句,因此不能在语句中间加分号。
if 语句可以很复杂,句子中的条件部分可以是一系列条件(用and、 or 、 not等布尔操作符联接起来),if语句又可以嵌套另一个if语句,见例IfTest中其它两个按钮的示范代码:
procedure TForm1.Button3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 statement with a double condition
if CheckBox1.Checked and CheckBox2.Checked then
ShowMessage ('Both check boxes are checked')
end;
procedure TForm1.Button4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 compound if statement
if CheckBox1.Checked then
if CheckBox2.Checked then
ShowMessage ('CheckBox1 and 2 are checked')
else
ShowMessage ('Only CheckBox1 is checked')
else
ShowMessage (
'Checkbox1 is not checked, who cares for Checkbox2?')
end;
仔细阅读代码并执行程序,看看能不能理解整个程序。当搞不清某种编程结构时,可以先写一个简单程序,这样可以帮你学习许多东西。你可以再加几个复选框,增加这个简例的复杂程度,并进行各种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