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距桂林市陆路65公里,水路8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阳朔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属典型的客斯特岩溶地貌,境内山峰林立,平地拨起,千姿百态,如人物、似走兽、若器皿、类飞禽,别具情趣,令人玩味无穷,山上竹木繁茂,四季常春,山山有洞,洞洞奇美,洞中乳石遍布,晶莹剔透,如艺术长廊,似天然迷宫。阳朔的水清撤透明,绿水悠悠,如情似梦,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形容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阳朔以其"山青、水秀、峰奇、洞美"四绝而闻名,是美丽的桂林山水之精华所在地。
整个阳朔恰似一座魂丽多彩的大公园,全县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有各种奇特的山峰两万多座,蜿蜒于万山丛中的大小河流16条,其中举世闻名的漓江流经阳朔境内69公里,是漓江风景的黄金地段;有世界奇观的莲花岩,洞内有恰似108朵婷婷玉立的岩溶云盆;有传说中壮族歌仙刘三姐抛绣球定情的千年古榕;有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月洞奇观,以及被誉为"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此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诸如县城碧莲峰下古道石刻摩崖及县城古朴的街道、建筑等构成了阳朔独特的风光、风貌、风俗和风物,成为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