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经验综合性特征,它倾向于对事物作经验的整体把握。这种思维方式善于把握统一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使得汉人惯于讲偶讲对。例如,在中国古代的散文和诗歌中,就经常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段。
在古代的雕板印刷中,把一些文字刻在一个方形木板之上,文字按由上而下、由右向左的次序排列。一个汉字占一小方格,一些汉字被排在一个大方格内。以平衡、匀称为美,并让汉字及其整体呈现出方形。这一汉字特点的形成,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
占汉字总数绝大部分的是形声字,它的字形既反映语素的意义,也反映语素的声音。这种兼表音义的综合性的造字法,作用于思维方式,也使得中国更长于综合。古人在处理矛盾时采用中庸之道,是以互相让步、调和折衷的办法解决的。一让两有,形声并列,汉字的这种字形体现了崇尚中庸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