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着淡淡寒烟的苏州城,在我的记忆中,总是如梦亦如幻,浮浮沉沉,虽不常记起,可是没有一刻曾忘却。其周边的乌镇、甪直、西山、太湖,就如伴月的星星,亦常在漆黑的夜空微笑闪烁。
一、留连十全街,梦会奇女子
苏州,温柔乡,脂粉地,就连带城桥边的垂柳,仿佛也在轻吟着秾词艳赋,一派歌乐升平。
我是南方人,从骨子里偏爱南方城市的世俗与柔媚,虽也羡慕北地胭脂,然燕雀不知鸿鹄之志,燕雀,合该在十全街的法国梧桐里穿梭来去。
十全街的风月,为苏州之冠,一式的仿古建筑,不一样的酒吧、旗袍店、古玩店,逛在街上,连迎面的春风都变得那么小资。
“西街往事”镂空的青砖、“盛世佳人”的拉丁音乐、“好莱坞”汹涌的人潮,都在诉说着盛世安好。而我,象一缕游魂飘荡在其中捕捉着空气中暧昧的温暖气息,期待着与某朝某代色艺双全的某位名伎通灵。
名伎们,闲时也会在“画栏风摆竹横斜”的园子里观鱼下棋的吧?网狮园、拙政园、耦园精致的细节、人造的甜腻景观,多么适合云鬓罗裙金步摇的女子在此对月吟诗、描龙绣凤、梵香抚琴啊。
二、邂逅苏州菜,狂爱烧海螺
有别于十全街的悠闲,观前街是热闹而摩登的,遍布老字号食肆,诸如得月楼、松鹤楼之类,可是老派苏菜无一例外的多油、多糖、少盐,连我这个酷爱上海菜、杭州菜、淮扬菜的广东人都受不了这种甜烂的口味,老字号酒楼终日价门庭若市,一道龙井虾仁卖九十块可是却不是新鲜虾剥出来的虾仁,这里的酒楼没有设池养海产的习惯。
倒是一家新派川菜馆名唤川福楼的,菜做得相当有特色,一道生菜包肉松(这个似乎不是地道川菜,可是也顾不得那么多,好吃就行),一道小锅牛肉,推陈出新,美味异常,还有自磨的豆浆,大家都好喜欢,成了我们的食堂。
在当地结识的苏州人似乎也受不了苏州菜的甜腻,大家相约了去十全街和带城桥街交界的天府之乐吃川菜,最爱那里的水煮鱼和泡椒凤爪。
其实新派的苏州菜还是有其可吃性的,做了一些必要的改良,没有那么甜了。十全街西头的一家酒楼做的螺蛳塞肉、太湖白鱼就很精致,凤凰街上一家叫万家灯火据说是万梓良开的菜也做得很好吃。
中式菜倒还罢了,个人认为最可圈可点的是苏州的西餐。新加坡工业园区内嘉怡苑楼下一列西餐厅,其中有一家做的PISA松软香浓,芝士味扑鼻而来,几得意菜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