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众多考生可望不可及的,固然有其残酷的一面,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为此三校名师总结出了国家中特有的几大原理:1、瓶颈制约原理基础性:在国家的试题中有40%的试题是基础性的,通过有计划的复习即可考300分左右;难度性:每年10%的通过率,想顺利通过,仅仅掌握简单的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还得付出辛苦努力。现场数据显示:根据正态分布规律,每年有50%左右的考生都集中在低于分数线1-20分之间,这仅仅几分之差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考生更是让人扼腕叹息,这20分之差就是瓶颈制约。前面有数万名比你分数高的学员在前进,后面有大量的新秀加入竞争,如果自以为上年只差几分,产生就盲目自信的想法,那么结果往往还是“可望不可及”,年年苦读、次次遗憾;通过国家,取得绿卡,节省时间,改变命运,根据自身打破极限分数情况,当然选一年中越长的班次,把握越大。①长班总人数比较少②把几年时间集中在一年③一年连续上升是几年断续的数倍;这三点足以任你在一年内提升150分至200分以上,不论基础如何均可轻易突破瓶颈制约。2、相对退步理论就像逆水行舟,特别是那些上年考试只差几分的考生,自身以为今年稍微看一下书就可以了,忽略大家都在快速前进,别说你不进步,就是进步,慢了也不行,因为你慢,别人快,那么,就等于在相对退步,按名额划线录取可能还轮不上。3、分数饱和理论首先,考生对某一门学科或者主要部门法的掌握就考试而言是有极限的。比如,即使你天天只学习民法,到考试时你也不可能把民法题目全部做对,最多达到85%的准确率。考生在某一部门法上所花时间与精力要与其所占分值相适应,不要主攻一部分,放弃一部分。试想,如果把商法中那些看似乱七八糟的小法丢掉,就等于丢掉数十分,一般是不可能通过的。其次,有不会做的题目是正常的,全会做则说明那不是司。考生一定要均衡发展,以总分制胜。4、减负理论(“浓缩理论”“煎中药理论”)不要被厚厚的法规汇编和厚厚的指定用书所吓倒,其实,考试就像煎中药,开始一大包,怎么吞得下呢,那就慢慢煎,越煎越浓,越煎越少;第一遍复习最细最慢,对需要重复记忆或者加强理解的重点地方,做上标记;第二遍重点看标记之处,这样,书就会越看越薄,每复习一遍就等于煎了一遍中药,这样考前拿到的就是灵丹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