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二(试题及)刑法、刑事诉讼法试卷一、在下列各题的空格内填入正确的内容(每题1分,共10分)1.犯罪的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2.享有外交特权和__________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__________解决。3.管制的期限,为_______个月以上__________年以下。4.已满16岁不满_________岁的,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可以判处_____________。5.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__________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刑期,从_____________之日起计算。6.对于免予起诉的决定,被告人如果不服,可以在_____日内向人民检察院_________。7.公开审判的案件,先期公布_______、被告人姓名、___________和地点。8.14岁以上不满____________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9.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除___________以外,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10.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免予起诉。二、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上对,错的在括号内写上错。每题1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以反革命为目的杀人、伤人的,适用我国刑法。()2.刑法第114条规定的厂矿重大责任事故罪,是以情节是否严重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3.构成伪造车票、船票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4.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中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社会主义社会关系。()5.犯罪对象是指犯罪分子施加某种影响的具体的物或人,因而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6.抢劫罪与抢夺罪都是侵犯财产罪,但它们的犯罪客观方面不同。()7.共同犯罪只能由共同作为形式构成。()8.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9.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同类客体是人民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10.按照刑法第9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刑法施行之前,法律、法令、政策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