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我们右前方所看到的第一个建筑物是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它是喜峰雄关大刀园景观的中心景观建筑,碑体高15米,纪念碑以长城抗战为主题,充分展示了我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精神。碑文“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是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所题;碑纪是由中共迁西县委和迁西县人民政府撰写;碑体后方是半圆形拱墙围合的纪念碑;墙体是由紫砂岩雕刻的浮雕壁画,主要表现我中华民族从抗战开始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我们现在通过的木桥叫连心桥,是连接纪念碑与正在筹建中的长城抗战纪念馆的中心桥。
这里我们看到右手边的这些像柱子一样的钢铁是长城抗战纪念列柱,共十三根,分别代表着长城上曾经烟硝四起的十三个关口,从南向北依次排列,最前面的是山海关(1933年由中国守军对日本侵略者进行的长城抗战,就是在山海关打响了第一枪。)紧接着是热河、义院口、界领口、青山关、喜峰口、潘家口、铁门关、罗文峪、冷口、古北口、多伦,最后这一根是张家口,每一根柱子都是对发生在那里战役的追思和对无畏壮士的祭奠。其中,喜峰口之战异常惨烈,3月9日,日军占领喜峰口,当晚国民革命军29军500铁汉臂缠白巾,手持大刀夜袭敌营,寒光起处,人头滚落,这一战砍杀日军500多人,随后的5天中,又重创日军,大大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鼓舞了抗战士气。
我们看到右边这组现代钢铁变型工艺组合是石阵景观的序曲《殇》,它采用的是现代钢铁焊接的手法,用简明直率的现代雕塑语言,结合特定的环境特点,在与自然景观的呼应中,营造一个追忆抗战历史,感受抗战过程、领悟抗战精神的艺术气氛,作品中被挤压成不同形状的废旧钢铁和零件,暗喻侵略者最终失败的下场,并以此提醒人们战争历史,铁证如山,不容忘却,钢板材料的直接使用,象征着喜峰口军民奋勇抗战的英雄气质和无私无谓的“大刀精神”,表明了中华儿女誓用钢铁一般坚强意志和血肉之躯来捍卫祖国河山的不屈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