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编钟歌舞,两位客人把小魏叫到一边,很不客气地说:“没想到你小魏这么势利!照顾也有个度吧?你是不是看上老人家有钱,就拍马屁,想让他多给你一些小费。”
小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平静地说:“我根本没有这个意思。这个团我照顾老人,下一个团有老人我同洋照顾。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也是我们做导游员的义务。”
那两位客人根本不信小魏的话,他们说:“我们根据事实说话。编钟歌舞他本来就不想看,你还偏偏要让他坐第一排正中,这还用再说什么吗?”
小魄说:“我没想那么多,我只觉得让来让去耽误时间。再说,还有谁……”
那两位客人打断小魏的话,说:“照你说的,他不坐就没人去坐啦?小朋友可以坐嘛,新婚夫妇可以坐嘛,你怎么就只想到他一个人呢?”
小魏心想:这简直是强词夺理!就说:“如果一个个问过来,那么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那两位客人说:“你说将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心里没鬼,怎么会觉得有其他样子呢?凡事应该公正平等!’’
小魏觉得没有必要再和他们解释了,但是,心里总是像压着什么。
分析
本素例讨论“社会认知偏差”。这里的“社会认知偏差”是指交往双方对同一“利益交换”的内容赋予了不同一的人际意义。
社会交往的“利益层面”与“人际交流”是联系的,“利益交换”会被赋予一定的“人际内容”。例如,进行“利益交换”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这就是一种“人际内容”。本来,“出于何种动机”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问题,但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有一个如何认知和评价对方的动机的问题,这就使动机问题有了“人际”的,或者说”社会心理”的意义。当然,“人际内容”决不限于对动机的认知和评价。这里不过是以动机为例来说明问题而已。